1、宏观要闻
(1)4月居民贷款又现负增长 消费信心及购房意愿或仍需稳固
(相关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消息,央行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比市场预期要低一些,2023年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同比多增649亿;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22万亿,同比多增2729亿。在过去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数据表现亮眼,4月信贷投放则出现季节性回落。多位分析人士指出,从季节性规律来看,每年4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新增社融等数据相比3月份回落是必然。因为每季度末银行有着冲时点的动力,所以下个季度首月往往信贷投放势头有所减缓。
相比整体数据的增幅收窄,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住户部门贷款(又称居民贷款)又出现了负增长。4月相比3月份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4月的居民贷款结束了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5个月的正增长。“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回落,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2)查处违规债券代持交易!交易商协会处分江西银行等五家机构及个人
上证报消息,虚增做市交易量、未严格遵守做市业务规范、交易未反映真实或正当交易目的……5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一连发布6则公告,将违规债券代持交易这一违规行为公之于众。据自律处分信息梳理,相关违规行为中,受到自律处分的主体包括江西银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大连银行、粤财信托以及刁剑飞,涉及做市商、通道方以及交易人员。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定,相关市场主体被予以或警告、或通报批评等自律处分,被责令整改。下一步,交易商协会将继续加强银行间市场交易自律管理,制定完善相关自律规则,加大违规交易查处力度,不断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3)“互换通”将启 推动金融市场稳健开放
中国贸易报消息,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即将正式启动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其中“北向互换通”下的交易将于5月15日启动,允许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通过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参与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业内人士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互换通”正式开启,中国债市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后境内金融市场持续推进制度性开放,将成为海外投资者持续加仓中国资产的一大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在额度管理方面,“北向互换通”充分考虑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情况,初期全市场每日交易净限额为200亿元人民币,清算限额为40亿元人民币。未来,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时调整额度并对外公布。
2、行业扫描
(1)国有大行即将统一行动 引导利率进一步下调
证券时报消息,该报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处获得确认,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自下周一起,要求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其中,国有大行加点上限不能超过10个基点(BP),其他金融机构不能超过20BP。华东地区一位资深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均纳入活期存款统计,且主要为对公业务方面,不过利率相对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较高。
有分析师表示,此次调整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两类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旨在引导银行加强负债成本管理,合理管控存款利率,也有助于引导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对此,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有关部门引导资金流动起来、“活”起来,尽可能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
(2)一季度产寿险成绩单出炉:净利同比增厚70亿元,16家风险评级不达标
国际金融报消息,截至5月10日,累计161家保险公司(包括78家人身险公司和83家财险公司)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有4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首次披露该报告。该报记者统计发现,一季度,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均实现保费与利润双升的良好开局,较去年同期增厚利润近70亿元。资深业内人士谢军向该报记者分析指出,相较于去年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寿险保费面临连降压力、权益市场大幅震荡,寿险公司今年一季度能取得“开门红”实属不易。“长期看,预计财险寿险企业增长态势仍强劲。”
不过,仍有超七成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16家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C或D,加上未披露数据的公司,或有超20家公司风险评级不达标,已有多家公司表示拟定增资计划。
(3)储户银行卡被冻结刷屏 专家建言:避免“误伤”正常用卡
证券时报消息,始于两年多前的“断卡”行动继续发威,日前不少云南地区网友称,当地有大量储户的建行银行卡被冻结,无法正常使用,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随后有银行工作人员回应称,冻结银行卡是为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对部分客户银行卡进行分级分类管控。
事实上,这并非建行一家之举。随着“断卡”行动的开展,各家银行纷纷加强对银行卡的管理,配合公安部门对银行账户进行排查,识别资金风险,以预防、惩治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但也有储户表示,银行方面“先斩后奏”容易误伤正常的用卡需求,而且“解冻”手续繁杂,带来极大不便。对此,有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账户冻结后可及时与银行方面联系,了解具体原因,再视情况到银行网点或直接线上进行异常申诉、解冻。
3、公司消息
(1)国内首例全资控股 新能源汽车“开”进保险赛道
东南早报引用国际金融报的消息报道称,银保监会官网近日正式公布了《关于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东的批复》。文件显示,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至此,比亚迪成为国内首家获批全资控股财险公司的车企。成立于2016年的易安财险是经原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国内4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0亿元。
随着银保监会发布易安财险股东变更的批复,比亚迪重整易安财险的方案也被公布。根据重整计划,比亚迪作为重整投资者,为7家原股东提供的100%股权支付对价为700万元;提供约5.47亿元用作债务清偿及填补易安财险的净资产;同时承接易安财险所有员工,并在后续增加30亿元资本金。
(2)屡陷纠纷,无人接盘,华泰汽车金融破产倒计时
时代财经消息,该媒体近日在银保监会官网看到一则关于华泰汽车金融破产的批复。银保监会原则同意华泰汽车金融进入破产程序,并要求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后续工作。这是首家被银保监会宣布进入破产程序的持牌汽车金融公司。从业务范围来看,华泰汽车金融是业内少数具有“全品牌业务”的汽车金融公司之一,主要专注于个人及机构购车贷款、库存融资、零配件融资及经销商建店融资等汽车金融业务。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华泰汽车金融股被申请破产并得到银保监会批复,说明华泰汽车金融不能按期偿付银行贷款的流动性问题自身已经无法解决,也无法通过重整的方式化解债务和得以重组并恢复经营能力。在他看来,应该是华泰汽车陷入困境导致华泰汽车金融出现流动性危机且失去重组价值,不得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3)美亚财险因四项违规被罚71万元 2022年净利同比下降14.4%
央广网消息,因2019年至2021年间存在四项违法违规事实,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美亚财险”)被上海银保监局罚款71万元,两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共计11万元。沪银保监罚决字〔2023〕62号显示,2019年至2021年间,美亚财险存在下列违规行为:一是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二是提供虚假的文件资料;三是违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四是开展短期健康险未重新履行告知确认义务。美亚财险官网显示,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国际集团(AIG)。目前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深圳、江苏省和浙江省设有分支机构。资料显示,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孙立。
美亚财险近日发布的2022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2022年度公司净利润为2.08亿元,较上年下降14.4%。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19.01亿元,责任险、信用险、特殊风险的险种保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4、海外动态
(1)摩根大通CEO对美国债务违约发出警告 称将导致金融恐慌
扬子晚报网引用海外网的消息报道称,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5月11日对美债违约进行警告,称这可能引发金融恐慌。他表示,摩根大通也将频繁开会讨论美债违约的可能影响。戴蒙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美国必须非常小心,不要接近债务违约,否则可能引发金融恐慌,“(美债违约)是非常不幸的,且会造成持久的影响。”
戴蒙也证实,摩根大通的“战情室”可能会在5月21日开始每天开会。如果美国债务上限僵局持续下去,他们的会议可能会增加到每天3次。
(2)FDIC拟向美国大型银行收取近160亿美元以回补存款保险基金
智通财经消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5月11日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内向美国银行收取近160亿美元的额外费用,以弥补其存款保险基金因3月份救助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而蒙受的损失,美国大型银行将承担补充存款保险基金的大部分成本。FDIC在董事会会议上提议,银行监管机构将根据银行在2022年底持有的未保险存款金额,对超过50亿美元的贷方的未保险存款征收0.125%的“特别评估”费。该机构表示,虽然这项费用适用于所有银行,但实际上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将承担95%以上的费用,资产低于50亿美元的银行将不支付任何费用,预计约有113家银行将支付这笔费用。
(3)欧洲央行副行长:可能会进一步加息,幅度取决于数据
界面新闻引用外部信源报道称,欧洲央行副行长Luis de Guindos 5月11日表示,加息可能尚未完结。“可能会进一步加息,但加息幅度将取决于即将发布的数据以及信贷收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Guindos说。欧洲央行本轮紧缩已加息375个基点,预计还会加息50个基点,分别会在6月和7月,各加25个基点。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官员已开始接受其后可能还需要更多加息的想法。居高不下的通胀,对这一立场构成支撑。“整体通胀无疑将继续放缓,”Guindos称,“但对基本通胀率有更多疑虑。”